外国人入沪如何沟通自如?上海机场里有这么一群小语种“传声筒”

2020-03-09 18:58:17 作者:夏毓婕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夏毓婕3月9日报道:为了严防疫情从境外输入,目前上海已明确所有中外人员,凡是在进入上海前14天内有过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 


为了实现无缝衔接和闭环管理,保证这些旅客不和社会公众接触,上海16个区都在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浦东机场1号航站楼和2号航站楼,3个点设置了登记台,派专人、专车在此守候,集中接送需要隔离健康观察的人员。 


而在这过程中,如何做好与外籍旅客的沟通交流以及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近日,机场中出现了这么一群 “传声筒”志愿者,协助16个区的工作人员针对小语种的外籍旅客进行语言翻译、流程引导、帮扶求助……


韩国中外文化差异造成一些特殊情况 


陈怡已经在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工作了近12年,疫情发生后,陈怡就一直在忙于沟通中韩捐助的事情,在过去的两天里,她是三个航站楼内唯一一名韩语翻译。

 
“刚接到要来机场为外籍旅客翻译的任务时,我其实是很紧张的,担心外国人由于观念差异、对上海的情况不熟悉,现场的氛围会很紧张。”陈怡表示,工作了两天后发现,机场的提示标语关卡做得非常完善,大部分旅客都能按照要求完成入境的程序。 

陈怡告诉记者,前两天只有她一个韩语翻译,但要照顾到三个航站楼的韩语旅客,她这几天电话、微信几乎没有停下来过。“由于文化差异的不同,现场也经常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陈怡透露道,昨天有个韩国首尔来的女旅客带着十几岁的孩子,不了解中国居委会、街道等机构的职能,中文也不好,没有联系好居家隔离的地点。 


“我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眼泪汪汪’了,语言不通,人也很沮丧。”陈怡说自己很能理解女旅客的心情,一直轻声细语地用韩语安慰她,并且用韩国的居民中心等类似的职能机构类比中国的街道管委会等,让女旅客平复情绪,并且根据要求完成街道隔离点的联系。

一对韩国夫妻也让陈怡花了一个多小时沟通。“他们联系的酒店式公寓显示是中央空调,不符合居家隔离的规定,建议去集中隔离点。”当陈怡赶到相关柜台时,工作人员向其介绍了这样的情况。“然而,韩国夫妇告诉我,自己家的空调是可以每家每户独立控制的,不是中央空调,坚持要回家隔离,而且由于语言不通,已经有点烦躁了。” 


为此,陈怡帮韩国夫妇联系了公寓,确认其空调型号,并将上海的隔离政策与之一一用韩语进行说明,才妥善解决好了这件事。


采访结束时,陈怡告诉记者,这两天的工作让自己也小小地“减肥”了。“我目前每天要在机场工作8个小时,也经常会有突发事情延长上班时间,不过我们在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后,几乎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吃不喝,也不上厕所。” 


新冠新词汇成大难题 许多老外都是“有备而来” 


跟陈怡一样,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副处长林晓盈也是这支志愿者队伍的成员,她负责意大利语的翻译工作。 


“我已经从事外事工作20年了,但与新冠病毒有关的词汇属于新的词汇,其中很多专业词语没有正式外文翻译,字典里也查不到。”林晓盈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帮助入境的外籍旅客了解上海的情况,“疫情发生后,我天天浏览大量的意大利当地新闻,整理了一份‘新冠病毒意大利词汇表’,其中包括‘应对新冠病毒’、‘居家隔离’、‘阻断传染’等等新词汇。” 

而且,为了让翻译的告知文件等更加符合意大利人的书面表达,林晓盈经常会跟自己意大利朋友们交流,“我经常在翻译完文章后请他们帮忙浏览一遍,把一些不是很到位的语言表达修改成地道的意大利语,为外国人提供更好理解的翻译文件和居家健康观察承诺书等。” 

在谈到工作感受时,林晓盈直呼在这次疫情中,自己明显感受到了地球村的概念。“平时说到地球村都感觉很遥远,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在机场看到许多老外都是‘有备而来’,很多人都用中文写好了自己在上海的地址,只要一下来就可以给机场的工作人员看,简单方便,真实地感受到一个地球村的概念。” 


据悉,上海市文旅局和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也积极支援口岸翻译工作,接到任务后,连夜组织了30余人的小语种翻译队伍,涉及日语、韩语、意大利等紧缺的小语种。截止发稿时,这些小语种翻译已赶赴机场,配合市外办牵头的口岸翻译工作,这也大大缓解了机场口岸翻译人员,尤其是韩语等小语种翻译人员紧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