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闪耀 疫情中上海新增58507名注册志愿者

2020-03-05 13:12:15 来源:东方网

今天是第五十七个学雷锋纪念日。然而,与往年相比,今天这个纪念日显得很特别。因为,在许多岗位上,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身份,但他们为了抗战疫情,却义无反顾走上了第一线。他们的身影出现在车站、道口、口罩厂,他们有的在后方、网络上,为抗疫、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献上自己的力量。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而他们,也是这个时代雷锋精神的最真实写照。

据上海市文明办最新数据,截至3月5日12:00,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在“上海志愿者网”发布7103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上岗志愿者216470人,累计服务9390879.5小时,人均服务43.38小时。

而通过第三方百度统计,自1月28日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发布关于号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倡议书以来,截至今天12点,上海志愿者网累计访问量(PV)3259402人次,日均85774人次;累计新增注册志愿者58507人。

一线奋战同心抗疫 


自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为亟需物资,许多口罩厂都加班加点生产口罩,然而工人需要休息,如何才能让机器24小时运转?许多志愿者加入口罩生产行列,他们中有公务员,有公司职员,甚至还有演员,他们熬夜赶工,只为了能让口罩的供需矛盾能尽快缓解。

面对返沪大客流,上海火车站一线防疫人员紧缺。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逆行”而上,承担了对上海火车站防疫志愿者团队的培训与指导职责,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共同筑起守沪大门的第一道防线。早在1月29日,团队内的十多名专业志愿者就已经踏上了上海站一线的志愿服务岗位。

志愿者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测温仪显示屏,不漏过一名漏测体温或体温异常的旅客。同时积极引导旅客排队通过,避免检测仪“卡壳”。“没有什么保证精神状态的特殊方法,我们靠的就是守好第一道门的信念。”负责人严洪说。

在合庆镇勤昌村的塘东街设卡道口,连接着蔡路集镇,行人车辆来往不断。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身着绿色或黄色马甲,戴着口罩,露出较真的倔强眼神,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劲头。无论是亲眷还是熟人,但凡要进村,他们都会仔细询问,检查出入证件才放行。这支志愿者团队共有6人,有人便将他们称为勤昌村新出道的“F6”。

这些就读于大专院校的学生,在防疫中显示出年青一代的责任和担当。当有人问他们,放弃惬意生活,冒着疫情的风险,这样做值得嘛?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我们守护的,是家园和亲人。”

网络志愿者安定后方

奋战前方的志愿者令人肃然起敬,安定后方的网络志愿者同样意义重大。宅家期间,网上冲浪成为许多人的选择。益社公益组织负责人李磊和小伙伴们发现,家庭群里有不少关于疫情的谣言。老年人容易被误导、很难识别信息真伪,于是决定为他们辟谣。

于是,“益社线上辟谣志愿小组”工作群迅速成立,他们开辟“线上谣言粉碎机”等志愿服务项目,用鼠标和画笔进行配图,普及诸如如何正确使用75%的酒精、如何选择和使用口罩等防疫常识。这些朋友圈宣传图片图文并茂、语言简练、画风清新,让人喜闻乐见,并乐于转发。

长宁区程桥街道的基层干部和志愿者们,也许没有惊天动地,也许没有壮志满怀,他们有的是最真诚的善愿,有的是最质朴的坚守。他们需要克服眼睛老花、电子设备操作不灵活等等困难,在工作中逼迫自己成长和学习。当疫情来临时,才成为了这个社区能够迅速上情下达、迅速联络沟通、迅速落实保障的高效“领军人”,才有了社区风雨中的安宁与平静。

“网络园丁”贡献力量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有许多医务工作者都冲上了抗疫一线,有些家庭甚至是夫妻二人都在一线与疫情搏杀。家中老人以及学龄期的孩子成为他们的牵挂。

“你们前线保护患者,我们在后方护佑你的家人。”在上海,有这样一批“网络园丁”正在关心着医务工作者们的学龄孩子,为他们的学习答疑解惑,保驾护航。

为了免除这些一线医务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华东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成立志愿者团队,启动面向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家庭子女的学习辅导和关爱行动,发挥专业特长,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解决后顾之忧贡献力量。

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一对一专门辅导,开展学科辅导、作业指导、课程学习、防疫教育、读书交流、特长培养、心理支持、亲情陪伴等辅导内容。在辅导过程中根据共性需求,还将组建成长小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

黄浦区教育团工委和徐汇区教育团工委,也发布了青年教师招募令。在短短三个小时,分别招募了300余名教师志愿者和60多名团员青年踊跃报名。在杨浦,一支以杨浦区劳模讲师团成员为主的志愿辅导团队迅速成立,区语文学科名教师、铁岭中学校长张贤臣,杨浦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伟等10位劳模先进教师与援汉医疗队员子女帮扶结对。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战“疫”中,在病房里,小区内,村庄口……这一个个忙碌的身影闪耀着雷锋精神的光芒,也在激发着社会的正能量,他们传递着上海的温度,也在为决胜战“疫”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