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情一线声音胡伟国:“这届年轻人很‘扛事’”

2020-02-16 15:25:44 作者:薛宁薇 来源:东方网 选稿:叶页

本文图片均来自瑞金医院九舍护士陈琳

东方网记者薛宁薇2月16日报道:“今天,我的学生挽起袖子,在瑞金临床医学院邵洁老师的带领下赴中心血站献血。”电话那头,上海市政协委员、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告诉记者,这是今天得到的最欣慰的消息。
 
2月9日晚9点,由上海瑞金医院136人组成的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到达定点收治机构——武汉同济医院,正式接手光谷院区两个病区。此后不到24小时的时间,这支队伍完成了从筹建新医疗单元到收治病员50名重症病人的全部工作。
 
胡伟国是此批赴鄂医疗队的领队,他也是团队中第一个报名支援的医护人员。尝试联系采访一周后,记者今日拨通了胡伟强的电话。以下是对话实录——
 
问:这些天收治的重症病员大致是什么情况?
胡伟国:一些重症病人本身有疾病,加上由肺炎导致的脏器衰竭,病症表现较多。好在各个科室人员都在。比如,有两例重症肾衰竭病人,在3个肾脏科医生的看护下,病情处理得很好;还有一例患糖尿病的重症病人,血糖最高达30多,当时病情比较棘手,还好有内分泌科的医生在。
这个点收治的全是重症病人,数量维持在50-52人之间,他们都是统一调度来到这里的,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一半以上。我们有老年病科的医生、神经科医生、骨科护士长等,多学科的医护人员都在,在多病症方面就具有救治优势,当然,缺点也是存在的。
 
问:此次前往支援的医疗队已是第四批,和前三批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胡伟国:前几批都是卫健委抽调人员,比如第一批时,我院去了2名队员,与其他医院“拼”在一起,而这次136个人是“组团式”的,全部来自瑞金医院。这次医护人员的职责分工也有所不同,以前是补充支援,这次我们接手了光谷园区的一整个医疗单元——就是把原本这里的医护人员全都撤走,重新筹备,再集中收治病人。
人员方面,这批30名医生来自各个科室,主要以呼吸、感染、重症医学、急症及相关科室为主,其他科室主要是内科的,包括肾脏、消化、内分泌科等;考虑到病人需要插管,还配备了麻醉科人员。
 
问:一名重症病人平均需要多少名医护人员来护理?
胡伟国:其实不是这么算的,每个重症病人的情况不同,医护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排班。一般来说,护士4个小时轮一班,医生分早中晚班,8个小时轮一班。总的来说,工作强度相当大,医护人员(受感染)的风险也挺大的,大家在工作中特别注意防护,我认为我们的防护是所有队伍中做得最好的。
 
问:请介绍一下具体的防护措施?
胡伟国:早在出发前医院内部就做了培训,到达武汉后,会进行再培训,这些是“规定动作”。我们还有“自选动作”,比如专门抽调了一个叫“院管”(编者注:医院管理)的人员,他的专业就是防止交叉感染,由他负责抓好防护这件事。同时,大家还会轮番“开小灶”,刚到的那几天,天天培训怎么穿脱隔离衣、防护衣,人人都要通过才行。
对于所有穿防护衣出入病区的医护人员,我们都要double check,就是穿防护服时必须得有一个人监督。我有时候开玩笑说,你们就像去“蹦极”,监督人就是“安全员”,要做好检查,确定一个绳子、一根钩子是不是真正起作用了。
除了在医院内做好流程管理,回到了宾馆住宿的地方,吃饭时怎么做我们都有预案,所有人都要严格执行。
 
问:目前上下班交通通勤情况是怎样的?医护人员的三餐吃得如何?
胡伟国:安排了公交车每天开大家来回,我们住的宾馆距离医院大约有15公里,单程45分钟。我们这个医疗单元刚刚组建,要不停讨论组建流程、病人收治等情况,忙得不得了,主要精力还是在护理病人和医疗人员的安全上面。没有什么吃饭的心思,大家不挑菜色,只要不饿肚子就行,生活上的问题都是能克服的。

问:这些天来有没有印象特别深的人和事?
胡伟国:感受最深的,应该是我们这批100名年轻护士了。她们本身要做很多的护理工作,但在工作之外,还帮忙日常管理。就我看到的来说,比如,第一天刚到时,抢着帮忙医院装备物资;入住的宾馆没有打扫卫生和消毒,她们就自己排班消毒。常言道一代不如一代,但我觉得这届年轻都很能干,很“扛事”。
除了工作外,这群年轻人还非常浪漫、有才华,这是我最想说的。我们到达武汉的第一天,封城的街上没有路灯、没有一个人和一辆车,显得死气沉沉,但一名护士却在此事却写了一首温暖的诗;情人节那天,还有人用手机拍了小视频,标题是《2.14日,我的情人叫武汉》。
 

陈琳护士制作的Vlog

问:作为领队,你对自己的要求是怎样的?
胡伟国:首先,作为一名临床老兵,我熟悉各种临床问题和情况,会不辱使命带好这支队伍。第二,我作为普通医生参加进来,要无愧医者。第三,我同时也是交大医学院瑞金临床医院的老师,作为一名老师我要做好医学生的表率。第四,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更要身体力行做好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