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别人家孩子”的奇思妙想!《少年爱迪生》第六季汇聚顶尖创客

2020-02-08 21:54:17 作者:包永婷 来源:东方网

在这个特别的假期里,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宅在家里的青少年朋友和家长,不但要学会自律,更需要用科学理性探索创新的基因强壮我们的精神肌体。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大型青少年科学幻想节目《少年爱迪生》第六季今晚登陆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从选手甄选标准到赛制模式的改变,《少年爱迪生》第六季都有了变化与升级。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二十多组顶尖少年创客踊跃报名,其中不乏全国各项科创比赛的优胜者和2019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最高奖项获得者。他们带着自己的科创作品站上《少年爱迪生》的舞台,共同交流和分享对科技发展的追逐与梦想。

用科技去获得改变世界的力量

“解决世界问题的少年方案”是本季节目的主旨,也是所有“少年爱迪生”们发明的初衷。对这些科创少年而言,对科学的探索更该落地于洞察真实的社会需求,用科技去获得改变世界的力量。

在本季《少年爱迪生》的参赛选手中,来自美国的吉坦姬莉·拉奥曾经是漫威漫画公司“少年英雄”漫画系列的人物原型,因其为社会作出的杰出贡献而为人们称道。这个看似普通的14岁女孩,从小就关注每天的新闻,并根据这些新闻所带来的线索展开思考,试着用自己的发明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2014年,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弗林特市发生了水源危机,由于城市引水管道已完全腐坏,致使市民日常饮用的水中铅含量严重超标。这一事件不仅对当地人的健康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也引发了拉奥的思考。

在浏览科学网站时,拉奥无意中发现了碳纳米管技术。她当时就觉得,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虽然当时的拉奥只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但她自学了大量物理方面的课程。尽管漫长而又艰难的学习,拉奥终于搞懂了纳米技术的科学原理与运用范围,并将其融入到了自己构思的发明中。几个月后,拉奥带着自己发明的Tethys(希腊神话中的水之女神)水质检测器前往弗林特市,并将其赠予当地市民用于检测水管中的含铅量是否超标。女孩发明的这款检测器非但不是“安慰剂”,还极大地帮助了当地人的饮水安全。因而,她也凭借这个发明获得了当年的3M全美科学家奖,如今,14岁的她依然每天关注着来自全世界的新闻,从遏制校园暴力的社交软件到防止药物成瘾问题的检测盒,拉奥始终以少年的视角去关注他人的需求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试着跟随每一个难题去挑战和开启从未涉足的科学领域。

之所以选择登上《少年爱迪生》的舞台,拉奥表示自己既想在这个专业的舞台上证明自己的科创才华,同时也有意与中国的广大科创少年切磋过招。不论最终结果如何,更注重过程的她希望此次科创探索之旅能为自己找到更多改变世界的契机。

和拉奥一样,在《少年爱迪生》节目中,所有选手的发明都表现了青少年对于社会的关注和对生活的观察,并以他们的视角和能力提出解决方案,参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其中有全球环境污染问题、人类医疗难题、人工智能的挑战、传统文化的传承、脱贫致富攻坚等。在节目的复赛阶段,还将设计“72小时生活体验、24小时做出一个新的发明”的模式,引导选手深入四种真实生活环境去体验和观察,洞察出真实的需求,并在24小时内展现自己的发明实力。

真实记录科创少年成长故事

多年来,《少年爱迪生》节目涌现出的科创少年在引发观众思考之余,也让不少家长对这些“爱迪生”们的培养方式产生了好奇。因而在本季《少年爱迪生》中,主创团队摒弃了之前的演播室录制的节目模式,将选手们的成长半径从舞台拓展到生活,试着通过真诚真实记录选手成长经历的方式,更好地展现他们的成长“密码”,给观众们的好奇以“回答”。

詹林是上海交大附中的一名学生,4年前的某日,她看到了一则自己偶像遭严重烧伤的新闻。为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偶像早日康复,詹林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多位烧伤领域的专家、教授写邮件,希望得到他们的指点,而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夏照帆院士则是唯一给她回信的人。

其实早在詹林撰写论文之初,父亲就表现出了与普通家长截然不同的大度。他不仅鼓励女儿坚持完成这个因为梦想而萌发的念头,有时还会帮着做助手,鼓励孩子完成这项研究。虽然詹林在整个高中学业阶段都持续研究着烧伤原理、3D建模等方面的知识,父亲也并没有像大部分家长那样“逼”着孩子为了学业而放弃对科创的兴趣与探索。当詹林的“瘢痕压力治疗面具”成功研发的一刻,这个总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女孩不仅感谢了同学、老师和每位指导过自己的专家,更感谢了一直给予自己支持和鼓励的父亲。

在第六季《少年爱迪生》中,观众将会看到那些出现在少年科学家们成长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可能是家长,可能是老师,可能是陌生人,但就是由这些智慧的陪伴和信任甚至是困难和阻力,才成就了孩子们的成长。节目对于关注青少年成长的观众来说将具有积极的启示,从而影响家长对于教育进行思考。

昔日“爱迪生们”是否坚持梦想?

在第六季《少年爱迪生》第一集中,几十位曾经参与过节目的青年面孔回归,他们带来充满张力的人生故事,讲述在成长的道路上碰撞的各种考验,从而让人们更加坚信梦想的力量。其中不乏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熟悉的面孔,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成长得如何?

在首季《少年爱迪生》的决赛现场,年仅12岁的曹隽诚以一票之差与总冠军失之交臂。正是这段特殊的参赛经历,让这个酷爱发明的男孩坚定了未来要往理工科方向发展的志向。此后,他从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考入七宝中学,再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录取。

来自山西的王文鹤在《少年爱迪生》第五季中,带着他从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赢得的金牌与那款备受争议的“人体外骨骼装置”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为了这款外骨骼机器的发明,王文鹤没有参加高考,离开了家乡。他在哪里?是否还在坚持当年的梦想?《少年爱迪生》节目组追寻王文鹤的成长,将会在节目中给出答案。

从2020年2月8日起,《少年爱迪生》第六季将于每周六晚20:10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亮相,每周日12:30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