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尽全力,帮助人们放下恐慌

2020-01-26 04:45:21 作者:朱珉迕 来源:上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令全国揪心。疫情本身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各种次生影响,也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慌。

就在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破天荒地在大年初一召开会议,就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并宣布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来自最高层的强烈信号已经释放,会为武汉和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注入强大动力,也定能激发各方鼓足勇气、放下恐慌、战胜疫情。

此前,武汉各大医院发热门诊爆棚,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民众恐慌所致;连日来密布网络的各种传言、信息,不少也被证明是误传甚至谣言。有鉴于此,不少人疾呼:“恐慌情绪才是这次疫情的助燃剂”。

恐慌情绪扩散,于危机应对,无疑是有害的。呼吁人们不必恐慌、保持冷静,当前尤显迫切。但同时必须意识到,重大公共危机造成群体性的恐慌,往往在所难免;而避免恐慌情绪的弥散甚至大面积传播,本就是危机应对工作的重要构成因素。

对未知的恐惧,是人的本能。责怪民众的恐慌情绪是无意义的。更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切实有效地帮助人们遏制恐慌、缓解焦虑。这需要信息传播渠道的高度畅通,和方方面面救治保障措施的及时跟进。

历次公共危机事件反复证明,公众尤其是当事群体的恐慌情绪,很大程度上来自信息不对称。事态愈演进,对有效信息的需求就愈是饥渴。一旦核心事实、权威信息缺位,必定流言漫天,当然也少不了谣言混杂。

此次疫情同17年前“非典”时期的最大不同,在于信息供给环境已经完全扭转。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社交网络的高度发达,当年的信息不足,转向了如今的信息过载。有人抱怨社交网络放大了各种嘈杂声音,一定程度上对焦虑恐慌情绪推波助澜。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更应看到的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同样可以为权威声音提供有效的传递渠道,能够为“以正视听”的行动提供即时的战场。

海量信息需要甄别,需要区分,大浪淘沙,真正的“好声音”总能传得更远。关键之关键,就是掌握核心资源、处于信息链关键节点的机构、部门等主体,能否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值得信赖的权威信息,让那些应当充分披露、及时告知的信息,得到准确无误、快速有效的传播。是或不是,公众的情绪反应会大不一样。

如何打通信息披露和流通环节上的各种堵点,是此次疫情带来的重大考验。这方面,前期已经积累了深刻教训。现在当然还不是回头总结教训的时候,这些天各方的努力,也呈现出积极势头。物资、人力的支援正在跟进,信息公开的力度较前期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手机端不断弹窗推送的准确、权威的防疫信息,在让人们神经紧绷的同时,恰恰有助于在内心深处积攒起信心和底气。

“当媒体的报道量增加十倍,此类疾病的感染数减少33.5%。因此,媒体可能是预防疾病传播的一个有效手段。”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流传的说法。不管数字准确与否,至少可以形成共识的是,充分调动社会机制,畅通信息传播,尤其是负责任的信息传播,是缓解恐慌的重要前提。

而在防疫“攻坚战”推向深入的时候,不断改进优化决策与沟通策略,尽最大努力打破信息屏障、真正击中核心关切、坦诚回应核心问题,无疑值得期许。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和声音,要努力为各方提供准确信号和稳定预期,给出“定心丸”,不能有意无意地人为“添堵”。让真实信息跑赢无端臆测,让稳定而负责任的判断取代“反复无常”,减少公众的心理波动。

而在信息发布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永远是务实有效的决策和行动。在前期种种努力的基础上,当下的各项决策,都必须朝真正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遏制恐慌情绪的方向努力。

具体来说,除建立高级别的应急响应机制外,诸如医疗资源配置、物资调配、通行保障、隔离措施等等方面,包括医护人员压力疏导、社会公众心理平复等细节,均应被提上议事日程。尤为重要的是,对风险和困难要有充分预估,对问题的响应要更为及时,把各项手段措施配置得更充足一些,重大的判断、决策及其发布,也要力求稳定而清晰。这样,工作效果会更好,对舆论的正向影响也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