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输血”为“造血” 浙江莲都酿出乡村消薄“满坛香”

2020-01-25 13:4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丽水1月25日电(记者 周禹龙)新春时节,行走在浙江莲都,乡间小巷,纵身蓝天白云,新农村气息挡不住,伴随着年味透过指间,随风而来。

守着“一亩三分地”,挣不了几个钱的农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依靠土地而生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村民不再“背井离乡”,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成为潮流;民风彪悍、环境脏乱消失殆尽,原本的“黄土地”,“摇身一变”变成了城里人眼中的“养生福地”。

这就是“消薄”攻坚战开展第三年的浙江,也是2020年的浙江。从坚持因村制宜,突出造血功能,再到拿出真金白银,使出真功硬招,它们就像落在纸面上的点和线,勾勒出了农民人生新轨迹,也重新描画了浙江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融合的新图景。

整齐的楼房 周禹龙 摄
整齐的楼房 周禹龙 摄

百年古村旧貌换“新颜”

下南山村距莲都市区18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有着400多年历史。实施搬迁前,曾有有女不嫁“南山男”,南山有女嫁外乡,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的历史。

到新世纪,莲都实施脱贫建设新村计划,整村村民搬迁下山入迁新居,下南山老村从此成功破题“乡愁能不能成为经济”,实现工商资本与村集体、村民三方共赢。

走进老村,记者看到黄墙黛瓦瓯越的建筑,融进了现代园林设计;村中的小石磨、原来村民农耕生活留下的坛坛罐罐都成为造景重要元素,原始古村被赋予文艺灵魂。

这样的古建筑曾遍布老村,然而因无人看管维护,随着时间推移破败倒塌一大半。为保留“乡愁”,莲都在对古民居进行抢救性修复,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引进浙江联众集团对下南山村进行整村开发,通过“古村+众创”,打造全国首个古村落度假综合体。

许多原本已迁出古村的村民,为此又回到家乡。餐饮、打扫卫生、做服务员,几乎每年都有数万元收入。

吴菊成是第一个签字的村民。第一年收到房租1800元,如今在修复后的下南山村从事花草修剪、杂草清除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家门口打工,每个月收入3000元。

而这只是一个缩影。30年合作期间,单从项目利润收入一项,就能为下南山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增加274.5万元,为古民居农户带来640.5万元收入,实现古村的文化传承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古居 周禹龙 摄
古居 周禹龙 摄

激活红色资源做好“红绿”融合文章

“现在的好日子,就像做梦一样。”家住莲都区雅溪镇岱后村的村民一说起家乡的变化,不禁感叹道:“就这么几年时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岱后村不仅自然环境优美,传统文化悠久,更是第一届中共丽水县委所在地。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大多靠外出打工,村集体经济积贫积弱,发展后劲不足,成为典型山区贫困村。

莲花池 周禹龙 摄
莲花池 周禹龙 摄

穷则思变。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当地定下“消薄”项目——岱后“红军营”。该项目一期投资180万元,在原岱后小学的建筑基础上改建会议室、标准间、集体宿舍等,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重新修缮了“红军食堂”“红军路”等旅游配套设施。

“2019年‘红军营’项目已正式开营,年接待游客5000人次以上,收益可达10-15万元。”岱后村党支部书记谢春仙说,游客们不仅可以通过重走红军路、重吃红军饭,来重温革命历史,还能上山采茶、挖笋,制作清明粿、番薯干、山粉面等,体验诸多农事乐趣。

以红色革命文化兴村,以绿色生态环境强村,以农业产业发展富村,这是岱后村摘掉薄弱村帽子的致富经,也是莲都许多村庄的致富经。

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将“红+绿”融合发展作为推动莲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主线,不断丰富发展业态,努力实现“绿”“富”“强”。

村企合作共谋乡村振兴蓝图

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莲都在壮大产业上亦未停步。

“2018年,我们村通过房产出租,山塘水库等项目承包经营,经营性收入达到了12万元以上,较好地完成了‘消薄’任务。未来计划开发一个水上游乐项目,增加村集体的收入。”莲都区丽新畲族乡畎岸村党支部书记陈新宏说。

自浙江开展“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以来,莲都区积极对接,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不断为“村企结对”牵媒拉线、搭建平台,力促“村企联姻”。

以丽新畲族乡为例,宁波工投集团结对该乡山村村并捐赠帮扶100万元,目前山村村已形成30亩的黄金茶茶叶基地,以示范点带动周边区域形成黄金茶产业,将形成近200百亩的规模化种植。此外,万向三农集团捐赠了100万元、永兴特种不锈钢有限公司捐赠了50万元,通过强村公司打包投资后,将每年分别为上塘畈村、吾赤口村增加8万、4万的固定经营性收入。

民宿 周禹龙 摄
民宿 周禹龙 摄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光靠我一个人是做不到的,这是大家一起辛勤付出的结果,也得益于好政策,得益于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更得益于企业的真诚帮扶。”新畲族乡担任党委副书记、乡长蓝青说。

“消薄”工作开展以来,莲都区11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现已全部完成“摘帽”;全区208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是2016年同期收入的两倍;村均年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达50.77万元和17.17万元,“消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有花有酒”春常在。放眼莲都大地,一股新的力量正在迸发,一幅新的画卷正在描绘。(完)

【编辑:叶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