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货折射新变化(新春走基层·春节文化扫描·年货)

2020-01-24 11:46:02 作者:戴林峰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年味浓,年货俏,腊月里忙年真热闹。从城里到乡间,从线下到线上,从“吃好穿新”到“文化过节”,沉甸甸的年货,带来最真实的获得感。“年货经济”释放出消费潜力,承载着老百姓的幸福与喜悦,折射了美好生活的日新月异。

燃!庄稼汉进城秀年货

嘿吼嘿吼,抡起大槌,捣米打粿,三蒸百杵。腊八过后,在南昌市西湖区盈石广场举办的年货大集上,每天都能见到几位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的老汉现场表演打年糕,50多斤重的实心木槌,3个人才能合力抡起。带头的叫许仕忠,年纪稍轻,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弋阳大禾米粿”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抬槌、下捣、翻粿,领槌的号子铿锵有力,石臼中的粿胚白嫩玉滑。市民不仅能现场观看,还可以亲手体验印粿的工艺流程。八仙桌上,古色古香的老印版外方内圆,里面雕刻着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许仕忠将粿胚挤成一个个小圆团,市民放入印版后用力按压平整,打开翻盖,一块黏中有韧的印花年糕便制成了。像这样的米粿年糕,自腊月以来,每天能售出4000多斤。

“亲手做的,更有年味!”沉浸式体验赢得市民点赞,不少年轻人还笑嘻嘻地拉上打粿老汉,在石臼和大槌前合影留念,讨个“年年高”的好彩头。身着大红唐装,腰系金丝绸带,这几位来自弋阳县朱坑镇米岭村的老汉,原本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近几年,才在许仕忠的带动下,干起了进城表演的兼职。

“每天180元工钱嘞,包吃包住。”今年刚满60岁的舒弋保对记者说,出场费一年有两万多元,自家种了7亩水稻,全部供给许仕忠的厂子做原料,加上在厂里打零工,年收入5万多元。许仕忠按照高出市价近两成的协议价收购稻子,仅此一项就带动全村26户农民年均增收60余万元。

趁着年前来南昌表演的机会,舒弋保还到市中心的跨境商品免税店里逛了一大圈,买了不少进口水果和红酒。“村里的年糕卖进城,外国的洋货买回家,你说这日子带劲不带劲?”舒弋保咧嘴憨笑起来。

潮!副市长直播卖年货

开袋试吃嘎嘣脆,开水沏茶雾氤氲,开怀引吭歌一曲,开场直播满屏赞。1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一,在江西德兴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一场特殊的年货销售正通过某知名电商平台向全网直播。为网友们“种草”带货的不是网红达人,而是德兴市副市长叶树林。

“好吃,买它!”从茄子干、酒糟鱼到糯米子糕、德兴红茶,各式各样的本土年货,叶树林逐一推荐,一会儿倾情介绍,一会儿卖力试吃。

嚼南瓜干、吮麦芽糖、呷葛根茶……叶树林表情丰富,腮帮子鼓鼓的。“惊喜不惊喜?开心不开心!”熟稔网络语言的叶树林,讲起江西的风物特产,又娓娓道来。

推荐的12种产品,件件能讲出扶贫增收的故事来。不仅真人试吃,原产地的驻村第一书记还在产品包装上签名做担保。网友们被这波实力带货圈了粉,纷纷点赞、下单。高峰期在线互动观众超过10万人,两小时点击量突破87万人次。不少热门年货“秒没”,直播期间的线上成交量达7862笔,成交金额149378元。

“副市长化身超级带货官,我喜欢!”在南昌工作的90后白领张小璐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就对新生事物很“有感”。春节将近,正琢磨着过年给父母买点啥,看到副市长直播卖年货,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在叶树林的推荐下,张小璐购买了两大包葛根粉和一盒德兴红茶,不仅价格实惠,而且包邮。今年春节,可以“空手”回家过年了。

暖!艺术家山里送年货

“大家看镜头,三、二、一,过年啦!”伴随着相机快门的“咔嚓”声,萍乡市湘东区白竺乡大丰村村民周小兰期待已久的“全家福”瞬间定格。

1月18日,腊月二十四,南方农历小年这天,来自萍乡市女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师们走进大丰村,为村民们送来了特殊的文化年货。

地处湘赣边界,大丰是个常住人口不足800人的偏远山村,年轻人普遍外出打工。64岁的周小兰独自带着孙子、孙女在老家生活,老伴、儿子、儿媳全在福建泉州务工,每年也就春节在家十来天。

“年轻人现在都拿手机拍照,可我老太婆不会使啊。”周小兰说,离家最近的照相馆在镇上,过年都关门放假了,已经好多年没冲洗过“全家福”的大照片了,平常思念家人,只能打个电话听听声。

春节前夕,江西省文联、省摄影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等单位联合开展了“文化进万家公益服务活动”。书法家、摄影家们走进偏远山区和基层社区,不仅现场挥毫泼墨写春联,还为村民们免费拍摄“全家福”。拍照、冲洗、装相框,一分钱都不用花,制成的大彩照十几英寸不等,春节前就送到了村民手中。

“现在生活好了,吃穿不愁,啥年货都不缺,就稀罕这张全家福。”周小兰捧着照片,仔细端量了半晌,“咯咯咯”地笑出了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