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是他在上海率先取消小升初考试、摇号入学-摇号,二十年来的变与不变

2020-01-24 10:51:09 作者:樊巍/庞菁涵 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樊 巍见习记者 庞菁涵

南京西路游人如织,转过弄堂口,是宁静的上海人家。1月16日,带着寒意的雨天,敲开袁是人的家门,头发花白的他在门口相迎:“这么多年了,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眼前这位和蔼的邻家老伯84岁,就是原静安区教育局局长袁是人。早在1996年,上海市区中率先取消小升初考试、实施摇号入学的教育改革,就是由他主导的。

24年前,他为何在上海由下而上改革,率先取消了小升初考试?24年后的今天,为何要实施摇号?探寻20年来的上海教育,记者发现,改变的是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是公民办学校的发展;不变的,是上海教育界对教育规律的遵循,是教好每一个孩子的初心。

上世纪90年代择校压力

“请家教,就是拼钞票”

1996年,静安区在上海市区率先取消小升初考试、实行就近入学。两年后,上海市全面取消小升初入学考试。

为什么要取消小升初考试?

彼时,重点中学竞争非常激烈。数学英语考不了双百,基本进不了重点。为了升学,小学生作业常常写到夜里十一、二点。家长希望把孩子送进一所学生强、教学强的“好学校”。

面对学校之间教学质量良莠交错的现实,择校热不催自生。那时的上海,还没有江山割据的培训机构,学生们的课外学习主要形式就是请家教。

“请家教,就是拼钞票。大约20%的学生会请家教课外学习,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长有空余时间接送。然而,还有30%-40%的家庭很焦虑,他们经济条件有限,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也会想办法去补习。此外,还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出于各种原因,并不在课外学习。”袁是人回忆。

考出好成绩,上重点中学,“唯分数论”下,家长学生都不轻松。体质锻炼、思想健康、德育劳育、兴趣爱好如何保证?这些疑问成为袁是人的心头事。他认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选拔,取消小升初考试,就是为了探索教育的规律,减轻小学生不必要的压力。

上海摇号雏形

与取消小升初考试同时诞生

实行就近入学,但如果对口学校薄弱,不能满足冲刺重点学校的愿望,怎么办?

用袁是人的话说,改革先做到了三点:做好宣传,提前让老百姓了解政策;尽量做到学校均衡化;办一所民办学校给家长选择。

6所重点中学、12所完全中学、6所初级中学,老静安区原有24所中学,用袁是人的比喻,就像分成了“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家长都向往重点中学,“第三世界”受到冷落。

彻底消除学校的强弱对比,才能逐步消除择校热。为了达到各校教育水平总体均衡,袁是人采取了“脱钩”和“挂钩”的办法。

他首先将2所市重点中学进行初、高中“脱钩”。为什么?

袁是人打了个比方,因为义务教育是免费的,如果有锦江饭店有免费吃住,谁愿意住防空洞,吃大饼油条?市重点初中,就是锦江饭店。只有学校办学均衡,大家在选择的时候才不会一窝蜂。

接着,他将区重点中学和初级中学合并,区重点民立中学兼并瑞金中学,市一中学兼并万安中学,爱华初级中学并入办学水平较高的华东模范中学,原海防中学依托静安区教育学院办学,改为静教院附中,同时加强办学成绩较好的大通中学,将向阳中学改为职业中学。

袁是人称,“24所学校水平差不多,才能进行对口入学。”

上海摇号雏形也在此时诞生。经过“手术”整合后,如家长对对口的学校仍不满意,可以选择民办初中。静安区第一所民办初中新才中学由此诞生,实行收费制度,但不进行选拔性考试。若报名人数超出计划数,就进行摇号录取,未被录取者仍回原学校对口入读。

尽管当时的摇号仅在个别学校进行,未形成规模,但仍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派出学生、家长、学校三方代表现场监督。

1996年暑期将至时,当其他区五年级学生备战小升初考试时,静安区早已不见烽火,孩子和家长们提前解放。次年,静安区“取消百分制评定,实行等级评定”,进行描述性评价。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袁是人早在90年代就提出民办择校与摇号同步进行,为什么没在全市推广?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张民生回顾说:从当时上海的大环境来看,教育水平地区性差异明显,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大致分为四个圈层,有的区域发展比较均衡、有些发展相对落后,静安区教育发展处于较好水平。“那时候国家提出的教育改革政策,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人员、经费等都由各区负责。”所以,当时上海鼓励各区采取不同措施发展教育。此外,90年代的民办初中数量少、影响小,尚未发展到需要全面推广摇号入学的程度。

民办择生与初衷相违

原来1考变N考,入学变换新马甲

1998年,袁是人从静安区教育局退休。这一年,上海小升初全面实行免试、就近、对口入学。

取消小升初考试前后,一批滥觞于90年代的民办学校悄然成长,2018年底,上海已有民办中学131所、民办小学111所。随着时代变迁,教育改革所面临的环境已发生变化,具备筛选体系的民办小学和初中,变得越来越强。

一直不允许考,但是存在各种形式的考。自己不考,别人帮着考。于是,出现了“小四”、“小五”等各种“占坑班”,出现了神秘考、飞行考、冬令营。取消小升初考试,却从原来的“1考”变成了“N考定终生”。这样的结果,让袁是人始料未及。用他的话来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准考试有测试,不准测试有面试,不准面试有面谈,不准谈学生,可以谈家长……”

民办择生愈演愈烈,与初衷相违,大家逐渐忘记了,当初为何要取消小升初考试。

回归教育初心

从选好学生,转变到教好学生

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发布,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奔波于择校路上的家长们,陷入观望,期待上海摇号政策出台。

从上世纪80年代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到90年代上海逐步取消重点中学、普及义务教育,再到2014年实现义务教育基础均衡,到如今进入“提质增效”,强调优质均衡发展的阶段。在时代的变迁中,上海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与90年代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不同,上海此次教育改革,从上而下推行。改革的目标,也从当时的取消重点中学、普及义务教育,变为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进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更加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

1月21日,在上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媒体座谈会”上,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上海改革的整体,将引导民办学校的发展方式,从选好学生,转变到教好学生。公办就近对口免试入学,民办报名数超过计划数实施摇号,其核心就是,有教无类,实现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不能用选拔代替培育,不能用育分代替育人。关注人的成长,就要更关注因材施教。”这位负责人说,这就要引导学校在教学上既要为学生打好共同基础,更需探索在均衡分班的前提下,实施符合个性化教育的分层走班。

袁是人在90年代的“手术疗法”中,曾重整过一批学校,其中就有静安区教院附校。校长张人利分享了静教院附校“因材施教”的探索。他表示,生源均衡,对老师的教学压力较大,学校探索蛇形分班:每个年级每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差不多,班级里最好的学生可以上北大清华,而学困生可能很多科目不及格。

“10年前,为了不分好差班这事,静教院附校斗争了很久,很多老师接受不了,甚至有人因此跳槽离开,说‘我想教好的学生,我更适应这样的教学’。”10年后,今年9月,在静教院附校的新校舍中,将出现“方圆对话教室”,专门用来个别辅导,在职老师基本都接受集中辅导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20年前,静安区在全市改革率先起步时,遭遇过被“抢生源、抢教师”的情况。“最终,改革将有利于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兴趣爱好的培养。”

记者看到,上海昨天发布的深化改革文件中,围绕提质增效,强调了五育并举。在未来校园里,每个学生将被引导形成一两项兴趣爱好和特长,孩子们在校园里有7种以上的运动项目可选择,创新实验室会越来越多,课堂将进一步融入信息技术和工程教育……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更高层次公平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面对即将进行的民办学校摇号,袁是人说:“小学生首先应该睡足,把周末还给他们。摇号后,大家都不考了,对之前超前学习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相信‘进了对口学校,本身基础好的说不定鹤立鸡群,对成长也是鼓舞’,而对没时间接送培训班、没钱上培训班的家长,更是一种解脱。”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樊巍/庞菁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