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口岸今年首船大豆来自阿根廷 海关关员下“豆仓”现场检疫

2020-01-21 19:50:48 作者:李欢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李欢、通讯员陈君言1月21日报道:1月19日,距离春节还有一周的时间,城市里原本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已经渐渐空旷了起来,但在上海海关辖区内的大轮散装进口粮食指定口岸——上海良友新港储运有限公司的码头上,却依旧是一片忙碌景象。装载了6.88万吨阿根廷大豆的“阿佩奇”轮正在紧张的卸货作业中,该批大豆会在上海卸载3.7万吨,主供春节市场,这也是今年以来上海口岸进境的首船大豆。

上午时分,上海海关所属浦东海关关员舒劲、阮祺琳,根据作业指令,对这船大豆登轮实施查验。海关关员按照要求下仓开展现场检疫,“粮山豆海”,举步维艰,但过筛检疫和取样操作,必须一丝不苟地完成。冬日寒冷的货仓,为了取样转上几圈下来,却也已是满头大汗。完成现场工作后,舒劲和阮祺琳又马不停蹄地整理样品,立即送至位于码头园区内的粮谷实验室接受检测。

该船大豆于1月14日抵达绿华山锚地,浦东海关先前已派员赴锚地实施表层检疫,确认无水湿、霉变、动物尸体等重大不合格情况后,准予其靠泊。在靠港卸货期间,海关关员会对每个货仓中层、下层的大豆再次实施检疫取样,同时码头的自动化采样设备会按照1000吨一个样品的频次,自动采集品质样品。这些样品会接受病虫杂草、转基因和蛋白质、水份、杂质等十多项检测,各个指标符合要求后,货物才会允许调离港区。整个检测流程一般需要10个工作日才能出具结果,但考虑到春节临近,实验室也将集中技术力量加班检测,力争在新春假期前完成放行工作。

2019年,上海海关所辖大轮散装粮食码头良友新港共计受理进境粮食类产品申报45批20船次,合计87.5万吨,货值达2.85亿美元。其中,2019年全年自巴西、加拿大、阿根廷进口的大豆达到42.9万吨,同比增长37.9%。
良友新港作为上海口岸唯一的进境大轮散装粮食码头,不仅承担着上海及周边江浙地区粮食产品的供应保障,同时作为长江入海口的第一港也担负着沿长江经济带进口粮食物流中转枢纽的作用。为了保障进口粮食质量安全,不断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上海海关采取了多项措施。上海海关通过定期开展现场业务实操轮训,派遣人员参加集中工作、集中学习,邀请系统内专家授课交流等形式,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同时,不断强化口岸实验室建设,建立了覆盖病虫杂草、品质检验、转基因检测等全项目的专用驻港粮谷实验室,大幅缩短样品传递和检测流程,加快通关时限。

此外,上海海关还创新研究粮食信息化管理平台,牵头研发的“进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系统”于2017年全面上线应用,实现了全国范围内进境粮食调运监管的全程信息化管理。一方面让“信息跑起来”,实现企业办理粮食入境后调运手续的流程缩减三分之二以上;另一方面让“数据讲真话”,通过企业自主填报、系统自动比对,建立起进境粮食收发货电子数据台账,确保每一粒粮食在监管下调运、加工。
自2009年7月开港以来,良友新港共接卸各类进口粮食1300余万吨,货值近60亿美元,截获各类疫情2万多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近3000种次。上海海关人始终驻守国门第一道防线,坚守防范疫情传入的最后一道防线,保障货物通关的顺利和贸易的便利,保卫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绿水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