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笑”的力量追赶“光”的速度——全国首单激光行业保税维修业务在上海落地

2020-01-21 16:20:44 来源:上海海关

“ 通关速度比原先快3 倍,无需保证金,客户满意度大大提高。”日前,随着15台维修好的测距仪经嘉定出口加工区出境发往美国,上海禾赛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赛科技”)物流主管郑诚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这是在上海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的全国首单激光行业保税维修业务,也是嘉定出口加工区对标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创新保税制度、推进贸易便利化的具体实践。

什么是保税维修?简单说,就是企业在特殊监管区域内,依托保税政策,对来自境内外的部件损坏、部分功能丧失或出现缺陷的货物进行检测或维修,并复运出境(区)的经营行为。此前,上海关区特殊区域的保税维修主要涉及航空发动机、笔记本电脑等传统领域,此次是首次试水更精密的激光行业。

作为全球领先、国内前三的3D 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的产品线包括用于无人驾驶和机器人的激光雷达,以及用于能源行业安全巡检的激光遥测系统等。其客户遍布全球18 个国家,国外业务占总业务量的七成。“ 高科技产品更新迭代迅速,加上客户使用、运输导致的损坏,产品运回国内升级、维修的需求很多。”郑诚说,尤其是该公司2018 年下半年完成技术突破和设备升级,实现大规模量产之后,升级、维修的需求量爆发式增长。

此前,禾赛科技出口传感器的维修服务按照传统的修理物品模式进行,每次仅进出口通关就要花10 多个工作日(进口7-9 个工作日,出口3-5 个工作日)。走完一整套程序加上维修时间,两三个月是常事。而且,每次还要向海关缴纳保证金,最多时累计积压超过1000 万元保证金,对企业现金流造成影响。种种因素叠加,导致禾赛科技维修业务成本高、周期长,无法满足国外客户的时效要求,限制了境外业务发展。产业链“ 微笑曲线”的笑容不那么灿烂了。

在一次座谈会中得知企业“痛点”,上海海关所属嘉定海关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瓶颈解剖麻雀、逐一梳理、共同研究,指定熟悉业务的青年骨干作为联系人,量身定制针对该企业的保税维修监管新模式。很快,禾赛科技在嘉定出口加工区设立了检测维修中心。“ 优势很明显。”郑诚说,在保税维修模式下,企业无需提交审批材料和海关三级审批,货物查验率由过去的100%骤减至5% ,手续、流程大为简化。时间成本上,进境和出境分别只需1-2 个工作日,压缩了三分之二以上;经济成本上,无需缴纳保证金,境外采购维修用设备还可享受免税政策。“这对我们完善售后服务、提高品牌形象、参与国际竞争都大有助益。”

嘉定海关保税监管二科副科长杨承虎说,近年来,上海关区申报进境维修的激光产品货值逐年上升,由于激光传感器等产品出口美国市场比例较大,企业选择在特殊监管区进行保税维修,还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中美经贸摩擦加征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给企业长期发展带来稳定预期。

嘉定海关关长姚卫东则更关注于整个区域经济转型带来的动力:推动激光技术和智能传感器等一系列高附加值新兴产业的发展深耕,由加工制造环节延伸到后期检测维修服务,形成以生产订单带动维修订单、以维修订单促进生产订单的良性循环,企业的红利也顺势向产业链“ 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内容中优化贸易方式,鼓励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推进维修、再制造、检测等业务发展的具体落实,也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

按照海关全面深化改革2020 框架要求,嘉定出口加工区成功完成了上海关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两步申报”的第一票业务,也积极为细化“两区优化”措施落地做好准备。下一步,嘉定出口加工区将以保税维修业务创新为契机,继续打好“组合拳”,发挥政策的叠加优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