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他只做了一件事:在天安门拍合影

2020-01-21 09:41: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在游客眼里,这里是来北京旅游必打卡的景点。对于高源而言,这里是他的“办公室”。距离18岁第一次拿着相机来上班,一晃已经过了40年。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流中,很容易就能认出他:蓝色制服,背着一台相机,个子比一般人高出一截,时不常问一句“拍照么您,留个纪念?”58岁的高源是在这里从事合影拍照的人中资历最深的,40年“工龄”,比很多同行的年龄都要大。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上世纪70年代,一毕业就被安排在首都“心脏地区”工作的他,就俩字:骄傲。大概那时候高源自己都没想过,他要在这里从小高一直拍到老高。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在那个年代,能拥有一张天安门广场的“官方留影”,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 “几十年前,出趟门不容易,来了北京,当然要在天安门留个念想。”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以前拍照片就一个要求,把人拍实,就算完成任务。”老高回忆道。老式相机的快门完全靠手上的感觉,捏下去的一瞬间,心里就有数了。当然失误总是难免。

“那会也有后期修图,就是拿笔把闭上的眼睛画出来个眼珠,这不就睁开了嘛。”在没有电脑和修图软件的时代,心灵的窗户是用画笔打开的。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使用胶片相机拍照,照片需要返厂洗印再寄给顾客,一来一回中间需要不少时间。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或用家乡方言口述,或用手写的方式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这中间自然出现过不少“退回信件”。

高师傅一度满腔热血的想替这些“退回信件”找到他们的主人。网络查询、实地走访、甚至联系了当地派出所, “很多人搬家了,敲开门一看,已经不是照片上的人了。也有一些人拿到失而复得的照片时,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在寻找照片失主的过程中,高师傅感叹:时代变了,拍照方便了,大家还会在意一张合影吗?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在天安门广场拍了几十年,高师傅结交了许多朋友,收获了许多故事。和半夜睡不着觉起来压马路的北京小夫妻一起看升旗,教有摄影爱好的武警小战士如何选购相机,为赶时间的游客提供最佳旅游路线。年轻时候走高冷路线的他,年近60,热情随和了很多。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有位老华侨,隔几年就来广场看一次升旗,国歌一响,他激动得热泪盈眶。看着他你完全能感受到一个人对于祖国的热爱。我觉得,那应该是一种骄傲。”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2018年1月1日,天安门广场迎来首次由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执行的升旗仪式。那天早上天没亮,高师傅就来到广场上,和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起目送五星红旗升起,这是他见证过的天安门广场的又一次变化。“因为这个工作,我觉得自己是看升旗仪式最多的人之一”。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在高师傅的“秘密基地”,两面墙的架子上摆放着他的宝贝。如果那些错落有致摆放着的老相机会说话,它们一定都会娓娓道来那些有着每个时代不同烙印的故事。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高源小心翼翼地摆弄着那些“老伙计”,每一台相机都是曾经陪他工作的搭档。80年代的双反、90年代的拍立得、21世纪的单反数码相机......而现在高师傅工作之余用的最多的拍照设备,是手机。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老伙计”也记录了他的青春芳华,照片里造型凹得起劲的小伙子就是刚参加工作的高师傅。即使底片在当时颇为稀罕,他也找机会给自己留下几张充满朝气的影像。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日子越过越好,大家都有钱了,照片的成本也降下来了。拍立得相机刚有的时候,等着拍照的人多啊,排队的人能有50米。我们就站在三轮车上给大家发票,凭号拍照。”照片的身价在数十年里发生着改变,从胶片冲洗,到即拍即取,再到如今的数码高清时代。高师傅现在有一套自己的工作经验:多拍几张,任君挑选。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40年的摄影生涯,高源到底算不算摄影师呢?他坚称自己从事的是服务行业。他拍过的数以万计的客人里,总有些人让他印象颇深。

“几年前,有个老人路过天安门,让我给他拍张照片,我就免费给他拍了一张。没曾想他时不时就来,来了就找我拍,每次拍照的时候,都在口袋上面别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当天的日期。”就这样,高源拥有了一个固定的回头客,虽然,从来没付过钱。高源供图

“左下角的那张黑白照片,是这位大爷刚参加工作时候来天安门广场拍的。2016年他光荣退休,背着曾经的布包,站在同样的位置又拍了一次。”两张跨越时空的照片在相同的地点相遇了。高源供图

“这是两位来自上海的幼儿园老师,班里的孩子们没有跟着一起来北京,但是他们的作品被带到了天安门广场。两个老师在这里举着孩子画的天安门合影留念,回去给小朋友看。”高源供图

“两位老人结婚50年了,金婚纪念日的时候拿着当年的结婚证来天安门拍了张合影,穿的还是同款情侣鞋。”高源供图

干什么干久了都会审美疲劳。有一段时间,高源说自己骑车看到长安街心里就发憷,“又该上班了”。换个行业的机会不是没有,演员谢天曾经也是高师傅的“聊友”,还把他介绍了进剧组。“谢天那时候算是大明星了吧,老到广场上找我聊天,从百姓生活中寻找素材,后来还给我介绍了个剧组的工作,进组20天我就走了。每个行业都挺苦的,各有各的不易。”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兜兜转转,高师傅至今还是站在广场上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对于天安门,他有着特殊的感情。“可能尝试了很多之后,才知道心里到底更钟爱什么。”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在这里他见证了从几名战士升国旗到现在的国旗护卫队,目睹了香港回归以及申奥成功时人们在广场上摇旗呐喊难以掩饰的喜悦,参与了国庆阅兵式的后勤服务工作。当然最多的,是通过镜头记录了天安门前老百姓的故事。“为什么坚持40年,没有什么大道理。因为有人需要,正因为他们需要才给了我们留下来的机会。”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虽然一直叨唠着想要退休,但高师傅自己心里还有一个小心愿:在广场上为曾经来这里拍照的人们在同样的位置免费再拍一次。“其实这想法很早就有,但是一直没有落实,眼看着自己要退休了,这想法越来越想强烈,再不完成或许就没机会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老高就像一棵树,站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上,日复一日的记录着这里的变化,倾听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带来的故事。择一事,终一生,拍下来的是别人的合影,留下来的大家共同的记忆。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责任编辑:李霈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