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老港镇:“党建+睦邻点” 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2020-01-18 22:25:11 来源: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

(上海基层党建网)    近年来,浦东新区老港镇为响应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突出党建引领,确保资源下沉,强化志愿服务,落实睦邻自治,鼓励党员主动配合、发挥余热,正逐步推进“党建+睦邻点”建设。

老人们有个“不离乡土养老梦”

老港镇地处浦东新区东南部,截至2018年底,老港镇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达10640人,占户籍人口的约31%。作为上海纯农业镇,老港农村老龄化、高龄化问题逐渐凸显,空巢化态势日益严峻。受传统思想影响,镇老年人普遍想在本乡本土养老、在家中安度晚年。

2015年5月,老港第一批睦邻点试点成功。经过实践,老港镇自2017年起开展党建引领下的农村养老睦邻互助点建设,探索出了居家养老与睦邻互助相结合的养老模式。目前,镇内已建成睦邻点81家。同时将持续推进农村“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建设,基本满足农村老人“不离乡土养老梦”的家门口养老需求。

“党建+睦邻点”提供为老服务

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基层党组织与睦邻点开展结对服务,参与活动的党员超过700人次;社区党校为睦邻点“送课上门”,配送了“家风、民风、党风”“共筑中国梦”等微党课;基层党支部党员志愿者结合实际开展了各类特色活动,党员志愿者们通过读报、讲党史、红色诵读等形式,引领睦邻点开展活动;还有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健康食品,党员志愿者引导老人进行传统游戏等。

点位设置严格把关。按照“贴近需求、按需设点、科学布点”的原则,在确保活动场地面积等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对睦邻点负责人进行筛选,优先选择热爱公益事业、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睦邻点负责人。

服务内容逐步丰富。志愿者根据老人们的需求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提供为老服务;文化进家门,文化中心将共计200场演出活动送到百姓家中,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文化大餐;医护服务进家门,志愿者上门为老人免费提供测量血压、血糖等基础医疗服务;将睦邻点升级打造为家门口服务延伸点,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融合党群服务、生活及健康服务、志愿服务、文化服务等四大服务内容。

“党建+睦邻点”项目全面推进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党建+睦邻点”的建立与发展,使得许多孤寡、独居、高龄的老人有人关心、有人看望、有了学习活动的场所,不仅愉悦了心情,享受着生活的快乐,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跟上了社会发展的变化,增强了睦邻团结,减少了邻里纠纷,促进了社会稳定。在美丽庭院建设、垃圾分类等方面,“党建+睦邻点”上的老年人带头宣传,做好子女的工作,在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现睦邻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推进“睦邻文化”、“红色文化”等一系列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活动项目,“党建+睦邻点”已经成为老港老年特色服务的代名词。这正是因为“党建+睦邻点”植根于“邻里相亲、守望相助”文化土壤,突破了睦邻点局限于邻里的空间概念,实现了党建引领下“远亲不如近邻”的文化理念,营造良性、互动的睦邻友好关系,同时进一步激发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公益热情。

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老港镇“党建+睦邻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村老年人“不离乡土养老梦”的需求。多家外省市单位到睦邻点参观考察学习并借鉴建设本地区的睦邻点。例如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以“党群手牵手、服务心连心”为目标开展睦邻点建设,融合沪滇情、干群情、邻里情。

老港镇建设“党建+睦邻点”是党建引领下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索,让“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