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来首次!上海市牵头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20-01-10 11:07:23 作者:解敏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解敏1月10日报道: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合计308项(人),授奖总数比2018年增加23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

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曾庆存院士、黄旭华院士。自然科学奖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技术发明奖中,一等奖3项(通用1项、专用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特等奖3项(通用2项、专用1项),一等奖22项(通用12项、专用9项、创新团队1项)。

上海在今年国家科学奖中收获颇丰,共有52项牵头或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6.9%,连续4年获奖比例超过15%,连续18年获奖比例超过10%。52个项获奖项目中,上海市牵头完成26项,占上海获奖项目总量的50%。尤其在高等级奖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上则持续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展现出上海的科创策源能力持续提升。

聚焦世界科技前沿 创新方法解开世界难题

2019年,上海市获得8项国家自然科学奖,是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数量最多的一年,且均为上海牵头,获奖成果涉及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6个学科领域。

复旦大学汤善健独立完成的《随机控制与非线性滤波的数学理论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包含了汤善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随机控制领域所耕耘的多项成果,是随机控制理论的基础性结果,为随机控制理论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工具和方法。随机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部分,探讨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里进行决策和优化选择。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基础领域,是解决经济、金融、国防等诸多领域中核心问题的基础数学工具。汤善健教授另辟蹊径,最终将其关键的困难彻底解决,取得了随机控制领域基础性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一流研究学者的高度评价。这是近10年来上海首次获得数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奖,也是2019年上海所有获奖项目中唯一由一人独立完成的获奖项目。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卿凤翎主持的《氧化氟烷基化反应项目》提出了“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的新概念,发展了一系列氧化三氟甲基化、氧化三氟甲硫基化、氧化二氟亚甲基化和烯烃氧化三氟甲基双官能团化等新反应,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由于氟原子的特性,含氟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农药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含氟基团修饰已经成为发现药物的重要策略。但直接高效的含氟基团引入方法非常有限,发展高效、高选择性的向有机化合物引入含氟基团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在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聚焦含氟基团的高效引入这一挑战性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主持的《功能染料稳定性强化原理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聚焦功能染料稳定性强化及其应用,基于强吸电子受体,系统性地通过分子内电荷分离、轨道能级与芳香离域度调控等策略,创新建立了精细化应用过程中染料的稳定性强化机制及原理:(1)创新引入额外受体,提出敏化染料D-A-π-A新模型,显著提升稳定性及光电转换效率;(2)基于强受体的烯桥芳香离域度调控构建光致变色染料新体系,阐明了光响应双稳态机制;(3)基于强受体发展喹啉腈染料新母体,建立高稳定性荧光染料普适性制备方法。该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科技创新关注百姓“衣食住行”

科技创新同样也体现在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上。近年来,在公众普遍关注的生命健康、医疗卫生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涌现了大量优秀成果。2019年上海市生命健康领域获奖项目最多,共有11个项目获奖,涉及基础医学、内科与预防医学、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外科与耳鼻咽喉颌及中医中药多个学科。

食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相比于外科手术治疗,内镜好似医生的灵巧“探头”,具有直接观察病变、发现病变、处理病变的独到优势。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由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领衔的团队就通过世界首创的多项内镜新技术,让更多患者免去传统手术之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薄薄的食管壁里建立一条“隧道”,以治疗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的贲门失弛缓症,是周平红团队的“拿手绝活”。该项目从适应证扩展、并发症防治和预后评价上开展系统研究,创建内镜微创治疗食管疾病技术体系,取代外科手术成为符合适应证食管疾病治疗的“金标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陈平主持的《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提出了功能导向的颌骨重建策略,有效地解决了颌骨功能重建方面的临床难题,发明了血管化腓骨增宽牵引种植技术,将显微外科、牵引成骨与牙种植技术融合在一起,把国外需要2-3年的骨移植和牙种植的治疗周期,缩短到6个月,大大提高了颌骨缺损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的负担,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由同济大学周彩存牵头,联合西安、浙江、重庆、江苏区域的医院或公司共同完成的《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成功研发出两种辅助诊断分子标志物,可将早期肺癌诊断阳性预测值从69.0%提高至95.0%。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