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逝者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秉谦逝世,他曾培养众多京剧优秀人才
京剧艺术2021-09-29 09:10:25

国家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朱秉谦,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9月28日17时04分在北京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逝世,享年88岁。

朱秉谦,国家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曾用名朱连荣、朱维义。河北交河人,1933年出生于吉林长春。曾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京剧优秀演员研究生班导师、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从艺七十年,师承:萧长华、贯大元、雷喜福、李紫贵、刘仲秋、安舒元、白家麟、邢威明、韩长宝、李连甲、徐明策等。1947年入北京四维儿童戏剧学校,师从萧长华、雷喜福、贯大元、安舒元、白家麟、李吉来、刘仲秋、邢威明等,曾得到中国戏曲的第一代导演李紫贵指点。1949年转入平剧实验学校(后为中国戏曲学校)学习。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汇演,在《白蛇传》一剧中饰演许仙,并获演员三等奖。1962年9月拜著名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为师,专攻马派,学得《赵氏孤儿》《淮河营》等剧。1956年毕业,为中国戏校实验京剧团主演。

1965年转入中国京剧院三团,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张春孝等合作拍摄了戏曲艺术片《穆桂英大战洪州》,成功地塑造了寇准的形象。1978年演出《赵氏孤儿》《四进士》《群英会》《将相和》《琼林宴》《审头刺汤》《八大锤》《淮河营》《盗宗卷》《除三害》《乌龙院》《甘露寺》等剧目,并整理、改编了《四进士》《汉宫惊魂》《审头刺汤》《秦香莲》《白帝城》《碧血扬州》《兴汉图》等剧目。1979年赴朝鲜、日本、加拿大等国访问演出。1981年,整理改编《汉宫惊魂》,使《打金砖》这一传统剧目展现了新貌,后又改编并演出了《临江驿潇湘秋雨》。他功底深厚,唱、念、做、打俱佳,能编、能导、能演,具有多方面才能。

朱秉谦老师离休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学生有:张建国、李文林、颜世奇、何澍、董德光、张四刚、黄炳强、尹章旭、王佩瑜、张建峰、傅希如、李剑、杨淼、贾劲松、张凯、李笑阳、黄佳、马磊、沙浩等活跃在一线舞台的中青年演员,为京剧艺术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邵岭

来源:京剧艺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