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扫码知真伪 上海新增租赁房源今起需核验
新民晚报2021-06-01 10:46:00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玉红)扫一扫二维码,租客就能验证租赁房源的真伪。今天起,上海正式启动租赁房源核验工作,明确新增租赁房源的信息进行校验,相关个人或单位不得对外发布未取得核验码的房源信息。


图说:链家经纪人为待租房源申请核验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上午8时30分,在浦东新区浦建路某房产经纪门店内,经纪人于今一边滑动手机页面一边查询待出租房源的信息。“门店系统内有22套待租赁房源,这两天已经收集了6套房源的核验材料,今天将统一向交易中心申请房源核验码。”于今介绍道,每年6月是租赁旺季,将有一批大学毕业生需要租房。“核验码就是每套租赁房的官方‘身份认证’,让租客选房放心,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签约率。”他计划道,他们将为门店内22套房源进行一一核验。

今天,来自江苏的新上海人张先生在长宁区安顺路某中介门店,通过手机扫码、挑选了一套心仪房源。“一室一厅,每月租金4500元,在我的经济承受范围内。这是真房源,我再也不用跑 ‘冤枉路’了。” 张先生回忆道,最近半个月,他通过某商业网站寻找租赁房源,遇到三四个假房源,甚至有网站工作人员在微信里坦言,那么低租金、装修好的房子是不存在的,推荐看看别的房源,随后便不间断推送新房源。如今,通过低租金假房源作“诱饵”,是少数平台吸引用户的惯用伎俩,令部分消费者叫苦不迭。

租赁房源已核验.jpg

图说:租赁房源已核验

打击租赁市场乱象,确保真房源,今天起,上海启动新增租赁房源核验工作。业主委托房地产经纪机构核验房源信息,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产权证、和房地产经纪机构签订一份《委托书》(又被简称为“两证一书”);房地产经纪机构经纪人将“两证一书”信息提交给各区交易中心,即可申请房源核验码,一房一码。同时,已经申请在线核验功能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可以通过上海住房租赁公共服务平台输入“两证一书”信息,即能为租赁房源核验。此外,自行出租房屋的出租人,可持相关材料至房屋所在地的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区住房租赁服务中心)办理核验,或登录租赁平台实名注册,输入房屋权属证明编号等信息进行房源核验。

房源核验通过后,租赁平台生成房源核验码(包括房源核验编号及对应的二维码),供出租人下载,有效期60日。租赁平台提供房源核验编号查询功能,租赁当事人可登录平台,输入房源核验编号或通过手机扫描核验码查验房源信息。

据悉,对于存在不按规定展示房源核验二维码、上传发布虚假住房租赁信息等违规情形的机构或平台,市、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市、区住房租赁服务中心)可采取约谈、书面警告、租赁平台曝光、纳入诚信记录、暂停租赁合同网签备案资格、停止数据对接服务等措施,督促机构整改。

“国内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缓慢的一大桎梏是信息混乱、虚假租房信息满天飞,信息不对称严重。”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表示,这些乱象给租赁市场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一方面有潜在租房意愿的群体怕上当,权益难以保证,不敢轻易租房,或出高价租好房;另一方面,有好房源的租房供应者面对虚假房源和低价房源的竞争,吃亏严重,质好价优的房源就不愿意拿出来,市面上充斥劣质租赁房源,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进一步抑制了人们的租赁意愿,造成租赁市场发展停滞不前。上海对租赁房源进行真实性核验,打击租赁市场虚假房源信息,有利于增加市场信息的透明性、可信度和充分流通,是整顿租赁市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要爆料 联系电话:021-22899999 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杨玉红
选稿:潘丽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