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专访|“北大韦神”高中班主任:愿公众少打扰他,北大多支持
澎湃新闻2021-05-31 20:25:00

“再给他五六年的时间,我相信他会在学术上有所作为,或许会在数学领域做出惊艳世界的研究成果。”

5月31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韦东奕手提馒头、水接受采访的视频走红网络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了韦东奕高中时的班主任、现任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张永华。谈及韦东奕,张永华坚信其是数学方面的天才。

从初二年级时就开始关注韦东奕的张永华对其很是了解,“和家长一样”。不过,张永华也表达了他的担心。

他说,“韦东奕数学方面确实天分出众,但是其情商并不高。现在关于他的视频在网上火了之后,各种评论很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不希望这些评论影响到他。希望公众对其少些关注,给他一个做学术研究的安静空间。”

另外,张永华认为,韦东奕的生活能力不是很强,希望北京大学能够对其多些照顾和理解。同时,他的学术研究也需要高人指点,希望北京大学在对韦东奕的培养上,能够给予更多支持,以让他在学术研究上能有更多突破性的成果。

高中破格录取

张永华当年之所以关注到韦东奕,是因为韦东奕初中老师的推荐。

韦东奕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就是学校里的名人,同学们都知道他数学成绩非常好。老师们也注意到了他,其中就有老师向已经带了多届数学竞赛班的张永华推荐了他。

“当时,我先和他接触了一下,出了几道高中的题给他做,他不仅解答很正确,而且方法也很好。”张永华跟韦东奕接触后,便去做韦东奕家长的工作,希望韦东奕能够提前跟着他学习数学竞赛知识,韦东奕父亲韦忠礼是山东建筑大学数学系的老师,双方都是“同道中人”,结果便是一拍即合。

2007年,张永华和韦东奕已经有过近两年的接触,双方配合得也非常好,韦东奕进步很大。但是,韦东奕在参加中考时,其分数并没有达到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录取标准。

“即便总分不高,数学方面强项明显的韦东奕依然是济南多所高中争抢的‘香饽饽’。最终,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对韦东奕破格录取,这在学校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张永华回忆说。

在高中入学前的那个暑假,张永华就开始带着韦东奕备战数学相关竞赛。最终,还在读高一的韦东奕陆续拿到了山东省级、国家级的奖项后,又入围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之列。

2008年7月2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结束的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16岁的山东师大附中高一男生以满分获得金牌,这个男生就是韦东奕。

在2009年举办的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韦东奕再度以满分的成绩拿到了金奖。

“连续两年参加国际竞赛都以满分拿到金奖,这在此前是从未出现过的。并且,这也证明,韦东奕并不是一个只是为了竞赛成绩而学习数学的应试人才,其在数学方面确实有很大发展潜力。”张永华称。

当2010年韦东奕又有意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时,张永华劝退了他,“毕竟已经被北大提前录取,希望他能补一下其他学科的弱项”。

担心其生活问题

在高中阶段,张永华给了韦东奕充分的自由。

“我本身就是教数学的,有时候我在台上讲着课,他突然就站起来,走上讲台把他的解题思路写下来、讲清楚。我发现,他的解题方法确实比我们惯用的好。”张永华说。

韦东奕刚开始读大学时,并没有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起初,北京大学曾给我们学校反馈过,韦东奕在大学表现并没有很出彩,当时我曾有过担心。”为了能让韦东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其母亲曾在北京陪读两年,后来韦东奕在校期间拿到了不少数学方面的奖项,证明了自己,张永华的担心也打消了。

在韦东奕大三那一年,哈佛大学曾邀请其去就读,并且承诺了为其提供翻译人员等服务,但是他本人并没有答应。

在张永华看来,学习好的孩子并不是都适合搞科研,特别是高压之下培养出来的高分生并不擅长学术研究,而韦东奕这种自小就展现出天赋的学生才是从事学术研究的科研型人才。

“理科生大概率是在生活问题上能力不足,特别是学数学的人,就像我们的大脑思维可能分了好多功能区,那些数学天才大脑思维的功能区可能是相对单一的或不均衡的。”张永华早就注意到了理科生的通病,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意的引导,比如轮流当班干部、轮流做课代表等。

但是,张永华认为,韦东奕这种数学天才在生活问题上的短板是天生的,社会需要其发挥专长,就应该对其短板给予宽容和帮助。

张永华曾注意到一个细节:前几年,韦东奕的一个校友去北京大学进修,曾与韦东奕有过会面合影,照片中韦东奕穿的还是高中时的校服。

“我们不能对其有偏见,也不能用常规的方式去培养他,应该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比如在科研上,给予其必要的指导和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最大发挥其潜力。另外,在生活问题上,北京大学可以给予其适当的照顾,这是我希望看到的。”张永华称。

另外,张永华还希望,已经29岁的韦东奕能够在生活中多结交些朋友,“快三十的人了,也到结婚的年龄了,该处个女朋友了。”

作者: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张家然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