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为偶像"打投"倒牛奶?违法!
北京日报2021-05-10 17:47:00

5月4日,正在热播的某网络综艺第三季突然被广电部门叫停,相关节目组昨日回应“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尽管平台态度诚恳,此事热度未减,起因是此前在网上热传的粉丝为偶像“打投”倒牛奶事件。

“打投”意为“打榜”、“投票”,在一些选秀成团真人秀节目中是粉丝应援喜欢选手的常见方式。粉丝们如果想助力喜欢的选手顺利“出道”,就要购买节目联名产品,取得留在瓶盖内侧的二维码或包装箱里的刮刮卡。近几日,一段粉丝雇佣工人,为偶像“打投”所购买的奶制品被工人拧下瓶盖后,直接成箱地倒入水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

针对网传视频,有网友称这是去年“打投”方式,今年该综艺已变成买奶送刮刮卡。尽管目前视频及热播综艺被“喊停”的事实还有待进一步查证公开,但牛奶版“买椟还珠”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引来舆论不满。

不少网友直言,“牛奶被倒进下水道,这与我国一直倡导的光盘行动,绿色消费简直大相径庭,浪费粮食的奢靡之风怎能叫人不生气”;也有的表示不解,为什么粉丝一定要用倒牛奶的方式支持偶像。

“粉丝们需要的不是奶,而是奶包装相关的奶卡、奶盖或者奶票。”一位知情人士分析,粉丝投票是选秀节目的必经环节,与选秀投票密切绑定的奶饮品背后,其实已经诞生了一条“奶盖”利益链。在这个利益链里,奶饮品被浪费,粉丝被二次收割,品牌方与中间商则赚足了腰包,而粉丝们一心挂念的偶像,还前路未卜。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所副研究员何晶晶认为,粉丝追星无可厚非,但是一味为了追星而造成铺张浪费,就是需要我们抵制的行为。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今反对浪费不只是倡导,已成公民义务。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开始施行,其中明确指出要“形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习惯”。那么,“倒牛奶”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指出,在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买奶不喝、直接倒掉的行为,就是违法。他说:“这种陋习,直接明火执仗地违反了反食品浪费法。按照反食品浪费法第三十条规定,凡是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和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的,由网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平台,包括制作者、发布者、传播者的相关业务,停业整顿。”

究竟是谁“倒”的牛奶,惩处的对象又有谁?“浪费由节目设制产生,鼓励粉丝购买,而且还要打开,又喝不了,只能倒掉,应该也受到《反食品浪费法》的监管。”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荣认为。

去年2月发布的《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提出:“节目中不得出现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刻意引导、鼓励网民采取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为选手投票、助力。”业内专家表示,“倒奶投票”暴露出选秀节目策划存在的导向问题,过度追逐经济利益,用“奶票”诱导粉丝无度花钱,以致闹出“幺蛾子”。对此类奇葩行为精准打击,还需出台更具体的执行细则,不断织密法律之网。

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实施对食品浪费进行刚性的法律约束。专家认为,在依法严惩类似为偶像“打投”倒牛奶的行为之外,更应看到背后商家和平台的诱因,建议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执法措施,不能放任其只顾产品销量、节目流量,罔顾法律和自身社会责任。

作者:陈瑶 王婵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