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泸沽湖航拍上热搜!湖面盛开的“水性杨花”,竟是《诗经》里的荇菜?
周到2020-05-27 10:54:44

随手截图都是壁纸,《航拍中国》第三季你看了吗?

在泸沽湖,云在水中游,花在水中飘,水质透明如装满了天空。解说词如是说:波叶海菜花又被戏称为“水性杨花”,只有最清澈的水才能留住它。云南的9大高原湖泊里,唯有在泸沽湖最常寻到它的踪迹。

不料,这段话却引发了网友的争论。有人说,这不就是《诗经》里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吗?也有人说,荇菜是荇菜,水性杨花是水性杨花,两者毫无关系。

孰真孰假?不妨进一步了解这些能观赏、能食用、能让你想起“诗与远方”的水生植物吧!

波叶海菜花、海菜花、荇菜、刺种荇菜……它们不是一回事!

先说结论,泸沽湖里的小白花真的和荇菜不是一回事。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它的学名是波叶海菜花,水鳖科水车前属,是海菜花的变种,也是泸沽湖独有的品种。有人称之为“海藻花”,如同藻类开花。更多人称之为“水性杨花”,因为其花茎长而柔软,开花时在水面起起伏伏,当地人便将之作为噱头招徕游客。

■泸沽湖上的波叶海菜花 图片:网络

波叶海菜花和海菜花的区别不大,只是叶片更为狭长。而海菜花曾经广泛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的水域中,随着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偏居一隅,成了渐危种和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好消息是,包括洱海在内,现在有越来越多地方又能看到海菜花了。

■海菜花 图片:朱鑫鑫@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 PPBC/2570135

荇菜又是什么呢?荇菜属于睡菜科荇菜属,在《中国植物志》中的名字是莕菜。它在人们记忆里的初登场在《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荇菜在水里漂泊不定,犹如心上人之难求。

■《诗经》中的荇菜 图片:《诗经》骆玉明解注 细井徇撰绘

从上图可以看出,荇菜和海菜花不仅不是一个科,花的颜色也不一样。荇菜生于城郊池沼或不怎么流动的河流湖泊中,全国大多数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由于是原生种且适应力强,中国有不少公园养了荇菜,每到夏天便开出一池黄花,一开就是好几个月。

■北京大学未名湖中的荇菜 图片:《中国国家地理》

至于有的网友错把波叶海菜花当成荇菜,可能是因为刺种荇菜的缘故。刺种荇菜开的是小白花,和荇菜同属于睡菜科荇菜属。

■李西贝阳@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PPBC/3594040

相比荇菜,它的生活范围要小得多,主要在我国南部的广东、广西、海南、台湾。不过,我们在辰山植物园也能看到刺种荇菜,它在矿坑花园的镜湖水域安然生活了好多年,远看素净,近看精致,实为夏日一景。

■刺种荇菜得名于种子有刺 图片:辰山植物园

■刺种荇菜又称“龙骨瓣荇菜”有龙骨状突起的花瓣 图片:余天一

统统都能吃!海菜花烫火锅,刺种荇菜很“长草”

波叶海菜花、海菜花、荇菜、刺种荇菜会被混为一谈,相貌上确有相似之处。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蔬菜

海菜花和波叶海菜花基本上没有区别,吃的是未开的花苞和嫩茎。传统的吃法是炒菜、煮汤、腌成酸味的海菜酢,新颖的做法是烫火锅和烧烤。周到君在当地旅游时尝过清炒的,新鲜爽口,有滑溜溜的口感,就是“网红溢价”太高。盒马鲜生也一度卖过这道菜。

■清炒海菜花 图片:@盒马瞎操心

■海菜花汤 图片:@盒马瞎操心

■海菜花火锅 图片:@成都鲜姐探店

《花为馔》一书提及了更多烹饪方式:

素炒,加蒜末或两三粒干红辣椒;加火腿炒,丽江和诺邓都出火腿;煮汤,加青豆米煮熟,出锅时配上蘸水;与豆腐同煮,“一清二白”;或者加芋泥煮成羹,碧绿的梗上沾着一层白色的芋蓉,滑润软嫩——这是复杂的版本,简单的做法就是煮芋头汤,芋头特有的香气,正好可以抵消海菜花的水腥气。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专家鞠文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海菜花的叶子、花梗、花以及果实都可以食用,有一股海苔味,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还有一个问题,海菜花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吃这种植物真的没关系吗?原来,云南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人工种植海菜花了,我们吃的大多是“蔬菜海菜花”。但是在距离海菜花很近的地方吃饭,比如说在泸沽湖畔的餐馆,对它们的生活环境还是有影响的。

说完海菜花,我们再来说说荇菜。它会出现在诗三百的第一首,绝不仅仅是因为好看,还因为能吃。荇菜的嫩茎叶及根皆可食,是古时常用的菜蔬。西晋著名文学家暨茶圣陆机说:“煮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意思是荇菜吃起来有一种脆生生的味道,特别适合佐酒。

■在武汉解放公园拍摄的荇菜 图片:@动脉影

不过,它现在基本上已经从我们的餐桌上消失了,主要原因是味道不够好。据吃过的人说,荇菜有一股“水腥气”,不如“忽思莼菜羹”里的莼菜,也不如其近亲刺种荇菜。

刺种荇菜在中国台湾很受欢迎,称得上是一种家常菜了。不过你不能通过它的大名找到它,它可能叫“水莲菜”,也可能叫“野莲”。

■野莲 图片:@三蝶纪

据称,刺种荇菜清炒凉拌皆可,口感滑嫩,比空心菜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是非常好吃的蔬菜。

■清炒水莲菜 图片:网络

无论是海菜花还是荇菜,这些好看又好吃,有时候还充当“水质监测器”的水生植物,值得我们更多的善待。

作者:毛奕云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