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丰巢为“五毛”惹众怒,究竟有错吗?
北京日报2020-05-11 23:11:00

占据国内智能配送柜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丰巢,最近因为涨价处于风口浪尖。

4月30日,丰巢宣布进入“会员时代”。即日起,只有丰巢的付费会员才能够享受超时收件的服务,月度、季度会员费用分别为5元和12元。非会员用户超过12小时开始收费,超时后每12小时收费0.5元,3元封顶。

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丰巢的标价并不算高,却引发众怒。

截至5月9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监管部门已经发声,重申快递入柜需收件人同意。

记者调查:

快递柜收费仍有缓冲期

虽然丰巢宣布涨价已有几日,但有网友发现,这两天即便快件存放超时,只要在操作界面选择不同意交费,丰巢快递柜仍会开门。

记者实测发现,当扫码领取超时快件时,快递柜会提醒客户缴费,或选择价位不等的“会员服务”。不过,如果客户选择拒绝丰巢的收费服务,快递门仍会照常弹开。

只是之后每次收到快递通知时,都会增加“如未修改保管设置,包裹后续可能无法投递入丰巢”的提示。

“取之前没想到可以拒绝缴费,想着东西已经在里面了,就交5毛钱吧。”5月11日,居民李女士在小区丰巢快递柜里取出两个快递包裹,均支付了超时费,在她操作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拒绝”的选项:“这几天跟我这样的人太多了,糊了糊涂就交钱了。也不知道它这个会员是什么意思。”

与此同时,有居民表示,对于快递柜收费的政策并非不能理解,但12小时的存放时限显然不符合大多数使用者的习惯,希望丰巢可以延长存放时限。“12小时太短了,如果快递晚上往快递柜投放,一起床就已经超时了。”

涨价是否违约?

快递柜企业是否有权对服务收费?

据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贺丹副教授介绍,答案是肯定的。

快递柜企业作为服务的提供方,当然有权就其提供的智能快递柜服务,选择向接受其服务的部分或者全部主体进行收费,收费的定价也是企业基于其市场判断自行作出。

而对于超时收费,收货人作为消费者是否有权拒绝?当然也可以。消费者对于高定价最为有效的“拒绝”方式,就是“用脚投票”,拒绝使用服务。

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于经营者的高定价或者费用加收,法律不予干预。其原理在于,如果消费者不买账,不接受企业的当高定价或者费用加收,企业因经营模式不成功会调整其经营,甚至会被其他经营者所取代。

法律只有在特定情况下会对经营者进行干预,那就是消费者“别无选择”,找不到替代服务的时候。但此次的快递柜事件似乎并不涉及这一问题。

小区业主委员会能否作出抵制行为?

丰巢超时收费,不光消费者不买账,小区业委会也不买账。

这两天,杭州、上海相继有小区停用丰巢,以示反对。那么,小区业主委员会能否作出抵制行为?

贺丹副教授认为,需要从两个层次来看。首先,关乎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初看上去,业主委员会不是消费者保护机构,似乎与快递柜收费问题不相干。但实际上,业主委员会对此事的参与是基于其物业管理的职权,其核心在于是否允许小区里面设置快递柜。

根据《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规范,业主委员会是为了实现业主在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基础上,对其共有部分共同管理权行使而设立的机构。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大会依法选举产生,履行业主大会赋予的职责,执行业主大会决定的事项,接受业主的监督。

那么,在小区里是否许可设立某家企业的快递柜,是否停用已经建好的快递柜。首先要看业主大会的授权范围,是不是许可了业主委员会作出这些决定。其次,要看其与快递柜经营企业的协议约定,如果出现了协议约定的停用事由,当然可以停用快递柜,如果没有出现相关事由,快递柜的停用存在着违约风险。

其次,业主委员会如果做出停用快递柜的决定,是否侵犯了那些希望继续使用快递柜的业主的权利?为了业主委员会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法律规定了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约束力。

也就是说,如果业主委员会的决策是在权限范围内合法做出的,即使业主心有不满,也只能遵照执行。当然业主可以通过召开业主大会制定新的授权规则或者重新选举业主委员会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利。

一个引申出来的问题是,快递柜是否属于小区内应有的公共基础设施,由于快递物流行业发展时间有限,这一问题当然远未有共识。不排除未来有一天,每家拥有一个自用快递柜成为小区标配的可能。

“尊重消费者,

应从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开始”

作为服务业创新的亮点,智能快递柜进小区应该是多赢,而今却面临如此尴尬的境地,谁之过?

尊重消费者,应从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开始。对快递员来说,在得到收件人的允许前,不能随意把包裹放入快递柜。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既然无法按捺住收费的冲动,那么就要接受用户“用脚投票”,也应当有被“请出小区”的思想准备。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则需要培育更充分的市场竞争主体,避免一些企业不当使用独占地位,避免用户被裹挟。

快递柜收费而与用户产生的结,如何解开,尚需观察。但可预见的是,如果双方不能找到利益结合点,不仅难以实现握手言和,甚至可能带来更大的连锁反应。

买买买、收收收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快递柜本是个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办法,但如何能够长远,让用户用得舒心放心,也让企业以合适方式获取利益,关键是用合理的模式在多方利益中找到平衡,而底线则是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综合澎湃新闻、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吴楠)

作者:张小英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