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华晨宇夺冠“歌王”,是“剧本”还是实至名归?
北京日报2020-04-25 13:05:00

昨晚(4月24日),历时两个多月的《歌手·当打之年》正式落下帷幕。华晨宇力压米西亚(MISIA)、萧敬腾、袁娅维、周深等实力唱将,摘得了本届“歌王”的桂冠。

这个结果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自开播以来,毫无疑问,华晨宇都是《歌手·当打之年》最重要的流量担当。自2013年获《快乐男声》年度总冠军出道以来,华晨宇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他也是第一个在鸟巢连开两场演唱会的90后歌手。本季“歌手”开播后,华晨宇在前十期常规赛中拿下了全部人气投票单期冠军,四次夺冠,他能够最终问鼎“歌王”,确实在不少观众的预料中。

但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昨天的节目播出后,在微博中搜索“歌手”,第一个相关词条就是“歌手 剧本”,很多歌迷都在质疑决赛的结果是否早已内定。首轮比拼中,以唱功见长的米西亚、周深、徐佳莹就“一轮游”出局。

米西亚首个被“爆冷”淘汰,尤其让观众大跌眼镜。平心而论,米西亚很有“歌王”的气质,像往届“歌手”偏爱的风格。韩磊、韩红、李玟、林忆莲、“结石姐”Jessie J、刘欢,历代“歌王”都拥有深厚的资历和歌唱功底,作为日本乐坛的顶级歌手,这些特质,米西亚都是具备的。这次亮相,米西亚的发挥非常稳定,相较之下,与她对阵的袁娅维在音准、气息方面的表现都不甚完美。如果非要给米西亚挑毛病,大概只能是她的帮唱不够突出,更像和声,而远在日本“云端”竞技,多少影响了米西亚的表现力。

周深则是另一位被看好的热门歌手。美声专业出身的他不仅有高超的演唱技巧,空灵特别的嗓音更是颇具辨识度,但周深这次与新裤子乐队合作的选歌《不会拜拜的disco》给予他的发挥空间不大。米西亚和周深刚登场就被大比分淘汰,显得有些“强行”,也难怪观众质疑,整期节目是不是都在为华晨宇的“歌王”铺平道路。

华晨宇的风格一直是歌迷们争论的焦点。听完他的歌,“怪诞”可能是许多人的第一印象。2013年,在参加《快乐男声》时,华晨宇没有填词、只有哼唱的《无字歌》就让评委和不少观众摸不着头脑。本季“歌手”中,华晨宇的演绎也常常是“夸张”的,比如演唱《寒鸦少年》时,他的身体带着有些神经质的抽动;在《斗牛》中,他模仿了牛的叫声和动作;拿下“歌王”的那曲《哥谭》反复切换着声线和音乐的风格,时而是摇滚,时而又变成了低沉的抒情歌唱,最后在跪地嘶吼的高音中结束。

有网友总结了华晨宇的表演“套路”:“低吟重复神神叨叨——鼠来宝喊麦rap——鬼哭狼嚎的高潮——低吟结束——无限遐想享受掌声”,这种“精分式”唱法的确让华晨宇的舞台表现很是惊艳,也很具感染力,但同时有乐评人指出,过分花哨的形式,反而暴露了“音乐本身缺席后的失落”。当下的传播环境里,音乐不仅在逐渐“视觉化”,也越来越热衷于追求听觉上的感官刺激。或许就像声音的引入改变了电影的叙事和方方面面,未来,音乐也可能被重新形塑。华晨宇代表着一种趋势,在这个层面上,他是华语乐坛里具有探索意味的先行者。

而无论喜不喜欢华晨宇,大部分观众和歌迷都承认,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的表演形式和音乐风格之所以怪异,也与想要表达的内容有关。与大部分歌手不同的是,华晨宇跳出了情歌的桎梏,《我们都是孤独的》《好想爱这个世界啊》观照现代人复杂脆弱的内心图景;《地球之盐》思考人与天地,是“写给地球的情书”;《癌》也是一首无字歌,用实验性的人声表达对生命的感受……对自我的关注和剖析,或许正是华晨宇如此受年轻人钟爱的原因。

作者:高倩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