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建成的分类评价体系 让更多上海高校被“看见”

2020-12-04 06:27:04 作者:吴金娇 来源:文汇 选稿:吴春伟

告别“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高校”,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校分类指导和绩效评估,对62所高校全部进行分类管理。

记者昨天从市教委获悉,截至目前,上海各安其位的高校分类发展体系已经构建形成,各显所长的高校分类评价体系也已初步健全。

改变“一刀切”,让更多高校有转身露脸的机会

“十多年前,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人们印象中,上海62所高校总是排成一列纵队,只有少数学校能被‘看见’。当时我们就在想,是否可以改变这种现象,让更多高校能在队列中有45度转身露脸的机会。”上海高等教育督导评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薛明扬对此记忆犹新,为了避免大学盲目追求高、大、全,摆脱千校一面的困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海于2015年在全国率先实施高校分类管理改革,并于2018年在全国较早开展了高校分类评价工作。

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等差异性,上海市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推动高校实现从“一列纵队”向“四列纵队”发展。其中,“学术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引领,“应用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应用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为重点,“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培养专门知识和技术应用人才为主体,“应用技能型”高校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操作性专业技能人才。

目前上海学术研究型高校有13所,应用研究型高校有10所,应用技术型高校有17所,应用技能型高校有22所。

让更多高校被“看见”,必须改变“一刀切”的评价模式。记者了解到,除了综合评价外,评价维度增设了增值评价、效益评价。

市教委总督学平辉解释,所谓增值评价,即学校自己和自己比,看的是学校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效益评价则体现为“均量”,指从“生均”“师均”“学科均”“专业均”等方面评估高校,最大程度展现学校特色与优势。

“我们不会拿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学校,而是拿不同的尺子去评价不同学校。”平辉说。

以评价“指挥棒”为引导,促进每所高校找准自身定位

加强高校分类指导和绩效评估,旨在推进高校的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让每个学校找到自身的定位。

“对大学来说,办学定位非常重要,学校在这方面也曾有过摇摆。”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陆靖介绍,在高校分类评价指引下,学校立足航运物流等优势学科,紧密对接产业链需求,积极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学科影响力不断提高。记者了解到,在全球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Scopus排名中,上海海事大学在港航物流学科领域连续保持全球第一。

在评价“指挥棒”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改革发展进入“快车道”,改革成果初显。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综合评价看,传统强校综合实力依然强大,在各自的类型中处于前列。而从增值评价看,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公安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等高校发展劲头很足,发展成效明显。从效益评价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公安学院等特色学校优势凸显。

“近年来,我们在不断强化基础研究的同时,不断提升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能力。”据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介绍,学校在工程防灾减灾、人工智能、深空探测、深海研究、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再如,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目前,该校已有494名学生获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连续两年在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斩获金奖。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使分类评价结果有效指导改革发展实践,上海逐步加大数据共享力度,每年在同类高校之间分享数据,使得各类高校在对标中能够互鉴优势,共同提升,并且能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如2020年,本市已为62所高校提供了基于分类评价的“体检”报告。

作为评价考核指挥棒,分类评价结果也将作为上海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平辉介绍,每年的市属高校内涵建设经费分配、高校党政负责干部考核、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动态调整都与年度评价结果挂钩。

}